随着国内股市和房市投资的疲软,外加国内当前投资渠道的匮乏,这样的环境下,众多投资人急需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来获得更实际的收益。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ICO市场的众多项目以几十倍、上百倍的财富增值作为示范效应,成功引起了投资市场的疯狂。
美国证监会警告ICO风险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近期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迅速增长使得ICO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引起了币圈、链圈、要素市场、邮币卡市场、众筹、PE/VC、关注传销/非集的法律工作者的关注。
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简称SEC)针对一些上市公司的ICO骗局对投资者发出警告。
SEC称一些上市公司声称参与了或与ICO有关系,以此新技术的噱头来说服潜在的受害者,诱使投资者投资公司的股票,这些骗局包括了上市公司声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新科技的机会,以此来进行“拉高出货”(pump-and-dump),操纵市场等。
SEC称,尽管ICO可能会提供一些公允、合法的投资机会,但有些公司可能会通过公开宣称ICO数字代币相关活动,以此来影响公司的股价。一旦SEC认定某些公司存在上述的可疑行为,那么将对其股票进行停牌处理。
同一时间,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向各会员、观察员单位下发ICO风险提示。协会表示近日已有监管机构强调ICO相关风险,ICO项目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希望协会各成员本着降低风险的目的,回避ICO相关项目。
不过一场庞氏骗局
所谓ICO,也称首次公开募币,其以比特币为募集对象,项目负责人通过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加密代币,以为项目融资。
随着美容、社交、白酒、竞技等“奇葩”ICO项目的蛮荒生长,作为虚拟货币代表的比特币也迎来飙涨。今年4月,比特币自6000元开始一路高走,仅8月份,已9次刷新高价,涨到30299.99元。
然而ICO并不是印钞机,不是人人都能赚一笔的美事,初期的ICO虽有众多回报率超高的项目,但同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同时还存在有通过利用ICO项目实施非法集资等诈骗行为,这一系列因素导致ICO市场混乱不堪。
根本而言,ICO的火热离不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支撑。以比特币为例,由于交易平台的不确定性、交割波动大等特点,其更加容易被非法利用,诸如走私、贩毒、涉黄、洗钱、非法转移资产等丑闻不断。
正如《新京报》的报道,某参与ICO项目的投资者称,现阶段ICO就是博傻游戏,大家都知道很多项目没有价值,或者说就是圈钱的,但只要这种代币能够到交易所交易,ICO的投资者就能通过炒作赚钱。
而如今炒得沸沸扬扬的“区块链+虚拟币+ICO”或是一个融合了众多金融手法的华丽骗局。其拥有庞氏骗局的全部特征:其一,它要求不断有信徒入场推升价格;其二,基于未来会有更多信徒加入的承诺,先入场者寄望于后来之人在高位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