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共享雨伞现身北京街头:APP获取密码 5毛钱用一次
众创网2017-08-31

1.jpg

北京阴雨绵绵,网友爆料,在天通苑南、龙德广场等地出现了共享雨伞,只要下载客户端交29元再充值9元就可使用密码锁开伞。

部分投放点的雨伞已被全部拿完,有的公交站附近却无人问津。该共享雨伞公司创始人表示,目前已在北京投放3000把共享雨伞,此后还将继续投放。

共享雨伞现身北京

早已成为“网红”的共享雨伞趁着雨天现身北京天通苑、立水桥地铁站等地。面对这“共享家族”里又增添的新一员,人们态度如何呢?

有的人表示虽已下载使用,但觉得注册、使用手续太过繁琐。“不过只要你记住密码,这把伞就相当于是你的了”。

注册APP并实名认证后,就被要求支付29元押金,支付押金后又被要求最少充值9元才能使用。再次输入雨伞编码后,跳出一串解锁密码,输入解锁码后雨伞才可正常打开。整个过程下来,已过去十来分钟。

如今,对共享雨伞的态度也褒贬不一。“交29元再加9元租一个雨伞,我更愿意地铁口花十来元买一把,用完也还是自己的。”一位中年女士如是说。不过另一个年轻小伙子表示,如果在天气恶劣又没伞的紧急情况下,共享雨伞很实用。

创始人:将继续投放

北京共享雨伞创始人赵书平表示前日下午起,在昌平部分地铁口、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共投放了3000把共享雨伞,从工作人员回访的情况来看,发现使用率还不错。

他介绍,此前,公司已在20个城市投放共享雨伞,北京是第21个。“因为北方的降雨没有南方那么普遍,所以我们在投放数量上也会有所考量”。

因考虑到一般雨伞会被用户带回家,赵书平表示,为了不侵犯别人的隐私,因此雨伞没有装置定位系统。“而且要强调的是,与其他共享产品有一点不同的是,共享雨伞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是为了给大家‘应急使用’,用户在使用后可以将它共享给别人来完成循环”。

据介绍,目前在昌平区投放的3000顶雨伞只是一次小试验,此后该公司仍会根据天气情况和使用情况在北京继续投放共享雨伞。

“漂流伞”创业团队“漂流伞”

从共享单车开始,共享经济仿佛一夕之间走红,如今共享雨伞更是以新奇的方式出现成为了共享经济的“新网红”。

8月23日消息,深圳共享雨伞创业团队“漂流伞”近日对外宣布,已经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戈壁创投领投、、哈匹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漂流伞刚刚于8月15日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追梦者基金领投,资本、以正资本、友谊菲诺跟投。目前漂流伞正在寻求A轮融资。

漂流伞创始人顾曼创立表示,在下一阶段,团队会加快市场扩张速度,在上海、杭州、广州、成都、苏州等地继续投放500万把伞。

漂流伞单个制作成本为7元,用户押金为15元,具体到借还上,雨伞不设锁,无GPS追踪,依靠的是伞面上印制的二维码,此外,漂流伞也没有使用“智能伞架”这类装置,由普通的伞桶作为替代。收费方面,根据官方介绍,24小时内免费,之后为0.5元/天。

共享经济疯狂突进的背后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雨伞、充电宝、健身仓、图书、冰箱、旅馆、空调、马扎……忽然之间,好像一切商品都可以共享了。

共享经济疯狂突进的背后,是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热潮以及不断曝光的破坏性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狂热背后,是病态,也是无奈。他说:“我们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又处在这个剧烈转型的时代,共享经济就像野马一样,易纵难收。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仍旧强劲,一方面也反映出转型期的病态和无奈。尤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游资希望通过这种虚拟的概念,找到挣快钱的途径,最终却乱成一片,全都歇斯底里地拼消耗,看谁能走到最后,但真正能够等到未来的,有多少呢?”

如何才能扭转市场的乱象?陈及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这需要更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完善法治保障,推进产业调整,理清头绪,构建一个真正稳定、健康发展的市场。共享经济不是不好,而是需要健康、理性的发展。”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