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苏州 从古时走来的现代城市
众创网2017-09-03

在英国《经济学人》上周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佳宜居城市榜单中,苏州位居中国内地最适宜居住的城市首位。那么苏州这座最宜居的城市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重点项目力推苏州蜕变

近期苏州与大院大所共同推进了一批重大载体、重点项目建设。在这些苏州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的项目中,既有推动名城名校建设的,也有国际合作项目;既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也有涉及新兴产业和前端科研的项目。

在众多的签约项目中,吴江区震泽镇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合作建设的“东华大学苏州纺织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该项目以盛泽当地的纺织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产品和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重点推进智能纺织、功能纺织等先端材料和技术以及企业急需的纺织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与转化。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建设的“哈工大焊接研究院”,专注产业的深度研究开发,研究院由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昆山方共同出资成立,围绕异型焊、搅拌摩擦焊的工艺、材料和设备提供检测、培训、技术转让和项目孵化。“我们力争通过5至8年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焊接产业研究院,包括装备开发、技术转让、人才培养、质量检测、资质认定等系列服务。”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吉才说。

12类服务项目免费提供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12类项目包含: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今日的繁华不失古时的风味

苏州既是梦里水乡,又是投资热土。不到全国0.1%的土地,实现了全国约7%的进出口额,说寸土寸金不为过。但古城14.2平方公里分寸未动,每年倒过来投入的保护经费超过2.5亿元。

苏州既留得住古城的味,又创造出新城的美。在保护历史文化传统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间取得精妙平衡的苏州,获得“2017世界城市峰会”举办权。今年5月,全球60多位市长领略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苏州样本”。

已故两院院士周干峙曾这样评价: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们一定会反过来追求文化。快速发展的二三十年间,多少城市的人文风貌湮灭在这个规律里,但苏州用自己的城市哲学实现了超越。

环保重于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苏州不惜重金向水中“砸”钱,甚至提出“牺牲发展速度也要保护好环境”。治水力度不断加大、治理途径多方探索,打出的一套套环保“组合拳”,营造出一幅幅“工业生态两相宜”的“美景图”。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50亿元的苏州工业园区,“一泓碧水”的金鸡湖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端产业云集的苏州高新区,“山浮群玉碧空沉,万顷光涵几许深”的太湖风光令人沉醉。

风景秀美的背后,是苏州最近3年淘汰关停不达标企业3348家。去年8月,原苏州热电厂80米高的烟囱成功爆破,古城最后一根工业烟囱告别历史舞台。2016年,全市环保投入资金约641.23亿元,平均每天高达1.75亿元。2017年,仅水一项,苏州就启动总投资约26.4亿元的“清水工程”,对河道进行全面治理。

现代人梦想的“快工作慢生活”,在不少移居苏州的新市民中已成现实,苏州正不停地向我们绽放着它独特的魅力。

众创网  郑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