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没有假发,头发染色全用一次性喷雾;服装道具全靠自己做;拍照都拿卡片机;再到现在服化道商业一条龙;漫展上遍地单反……身为大龄女青年的我有幸目睹了cosplay这圈子十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外人眼中妖魔化的cosplay。
被妖魔化的cosplay是怎样的
cosplay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流行文化,当时,迪士尼乐园为了吸引游客,特地让工作人员穿上米老鼠的服装供游客们拍照留念。此后,人们开始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妆等手段来扮演各种游戏、动漫中的人物形象,逐渐形成了现在的cosplay现象,扮演者则被称为coser。
曾经cosplay被家长们视为有核武器威力的“毒文化”,外人把coser称谓“奇装异服”、“非主流”等等,一度不被社会认可,很多coser经常要费尽口舌和不理解的人解释什么是cosplay。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cosplay产业落后,没有专业的服装店和道具店,一切全靠coser亲自制作。
那会的coser,为了拍一套好的作品,需要每日认真研究人设,练习妆容,利用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制作道具,终日与布料、缝纫机、热熔胶、eva 、pc板打交道,点通了缝纫、手工、造型、化妆、摄影、后期一系列技能。
而社团为了舞台的梦想,团员将自己的假期全部贡献给排练,比赛前还在通宵联系的更是屡见不鲜。他们有无数次的因为练习高难度动作摔倒;能够日日夜夜研究武戏的动作;在舞台上即使流血也会依然将表演继续下去。
波利花菜园— COSPLAY舞台剧-英雄联盟
但是,即便因为cosplay练就一身多才多艺的本领,还是没有得到多数外人的认可,一度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文化。
所幸,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越来越多漫展成功的举办,知名社团和coser的出现、商演的流行等一系列因素使cosplay被社会接受,逐渐摆脱了“奇装异服”这样的标签。服装、化妆、道具、摄影也产生了一系列产业链。
Cosplay有多赚钱?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大部分coser听的最多的怕是“搞这些能赚钱吗?”这类问题,更有不少家长认定它为不务正业。
但如今搞cosplay真的能赚钱。
上面说了,如今服化道摄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普通服装道具的成本往往很低,通常几十块到两百块左右,而利润通常是三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件600人民币的道具材料成本往往只有50~100块,手工费则是由制作人的工艺决定。
当然,其中也不乏“烧钱”的。比如布袋戏、古装、游戏类的cos服装道具价格最高。一套装备下来价钱大概2000~5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上万元的,但其中成本则另算了。
再说说coser和商演。
每当有新的漫改电影或是游戏出现时,势必会伴随着众多的cos作品。众多漫改电影、游戏或动漫主题展会上,企业都会请一些coser在繁华的商业街进行cosplay演出,宣传自己的作品,职业coser也悄然出现。
没有名气的COSER的普通商演出场费200~600一天不等。小有名气的coser一次出场费至少2000元以上,顶尖coser年薪更是百万以上。
在不知不觉中,cosplay也不再是单纯的爱好,越来越多的商家和资本涌入,搅动这个市场。
那些美丽的外表上看不见灵魂
既然看到了钱,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尤其是这几年,不少商家和资本打起了cosplay的主意,而不少路人看见知名coser能混的这么“开”之后,也加入了coser的大队,妄想一夕成名。
年龄小,商业化,门槛低,荷尔蒙产业化成为了cosplay文化的主要问题。
因为门槛变低,很多人套着一件假发就说自己是coser,圈子变得鱼龙混杂。强行卖肉炒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打着cosplay的旗号吸粉的人屡见不鲜。
cosplay意在扮演,尽最大可能还原自己所爱的角色,向观众传递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喜爱。好的作品上,COSER的表情不一,极为生动,眼睛里住着角色的灵魂,能传递各样的信息。
但随着服化道一条龙的普及,很多人不再细心的研究人设,并且化妆、道具、服装、摄影全用钱来解决。
很多作品构图、取景都不错,但服装、肢体动作、表情和原人设却天差地别,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究竟是谁。
在那些美丽的外表上,我看不到灵魂,有的只是空洞的一双眼,和标准化的微笑。
最后
面对浮躁的圈子,不少人开始迷茫,现在的cosplay到底怎么了?
或许是老了,早一批的coser们开始这样想着,然后慢慢的,一个两个开始退圈,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还在坚持。
当梦想远去,初心不再,开始时一起的伙伴早已背道而驰,我们所坚持的也将毫无意义。
希望一些coser还能记起当初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炎炎夏日顶着厚重cos服在舞台上表演的动力;想起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是什么。
众创网 古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