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消息,饿了么刚刚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合并完成后,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百度外卖仍以独立的品牌和运营体系发展,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人员架构保持不变。外卖行业终究还是美团与饿了么两者之间的竞争。
上半场的决胜点是巨额资本支持下的补贴,下半场的决胜点是什么?目前看来,各方的覆盖城市、商户数、用户数均达到一定的量级,大部分订单还是来自于快餐,资金实力、技术力量也都没有压倒性的差异,补贴仅能起到短期和局部的战术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自然竞争决出胜负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各方都在积极探索,在各方面做出优势。
食品安全一直是注重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自从2016年315央视点名批评饿了么,饿了么CEO张旭豪连夜部署,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同样的美团也加大了平台的监管力度。
美团和饿了么一方面要及时下线不符合要求的入网经营者,包括未提交证照供审查公示,经业务员现场核实为虚假地址虚假信息的店铺。另一方面应该定期提供数据给食药监局部门,以便现场核查,按照要求及时下线有问题的经营者,发现违法行为立即向食药监局报告,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口碑具有影响力
当一名新用户首次使用外卖app体验一家以往未曾体验过的新店的时候,其对该店的口感认知只能通过产品所显现的图片和信息。就图片而言这两个平台大同小异,在对商家标签的展示上美团确实略胜一筹。
饿了么的商家分为普通店铺、以及有“新店”、“品牌”标签的店铺;而美团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一个“大众点评高分店铺”。大众点评作为老牌的点评类美食app,在消费者眼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若店铺有此标签,毫无疑问会让用户对其食物的口感产生一定的信任。
除了通过设置标签使得部分商家更为显眼,另外一个通用型手段,当然就是用户评分体系了,通过显示分数的高低、以及月售多少单来帮助用户判断店铺的口味水平,而这个手段也是被两家所通用。
送餐速度也是选择标准
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可以吃到美食是外卖app对用户最大的价值。所以对于这方面信息的展示,这两个产品也是不遗余力。而对方便快捷最大的主观感受就是配送的速度。
通过自建、众包两种模式,市场上存在多家提供即时配送的物流服务商,即时配送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基础设施,在服务标准、动态分配技术等方面已经成熟,美团和饿了么外卖的送达时间已经基本进入半小时内。
品类扩张成为平台新增长点
最初,因为满足高峰需求的配送队伍在其他时段会出现大量闲置,两家外卖平台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拓展即时消费场景。而尝试后大家却发现,果蔬生鲜、鲜花、等新品类不仅可以增强平台黏性,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饿了么还开始为消费者提供从早餐、正餐到下午茶、夜宵等全时段的服务。美团外卖提出“全品类配送”的概念——新的icon袋鼠,寓意“袋子大、囊括物品多、跑得快”,目前加入的新品类涉及超市、水果、甜品饮品和药品。
无论是在食品安全、配送效率,还是在用户体验上,哪一方事实上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外卖市场的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其中,饿了么以41.7%的份额保持领先,美团外卖以41%的份额紧随其后,在这旷日持久的战斗中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众创网 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