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国内无疑是最热的风口之一,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多轮融资,迅速占领了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的成功让我们摆脱了以往紧跟硅谷并直接借鉴的创业模式。那么,现在我们能否更进一步,颠覆以往,把共享单车这个点子输出到海外呢?
共享单车在国外是否有市场
共享单车解决的,是普通人一个高频刚需的痛点和难点,即所谓“最后一英(公)里”的出行,这在不少国家都是难题。居住在人口密集区域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开车抵达目的地的话,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可能比开车时间还要久且难得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来后往往还要再走一段路,在风霜雨雪天气或拎着大包小包的话很是折磨。共享单车也许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它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这也是它能火爆起来的原因。
另外,绿色出行也和健身一样,是全世界人越来越关心的议题。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也能减少废气排放,天然占领了“道德高地”。这给了人们一种心理暗示,骑车对身体好,而且保护环境。
政策差异成出海难题
首先就是和政府的关系处理。在中国,我们见过“产品先行,政策跟上”的做法,或者产品直接上市,政府被迫接受,也是有的。但是这样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不可行的。如果没有获得政府允许,直接在街头摆出自行车,有可能接到高额罚单和被强行取缔。
最先出海的小蓝单车,还没正式开始投放运营,就收到旧金山市交通局发出的保护“公共路权”警告。甚至,引发了当地议员随后通过了一项随地乱停车将处罚2500美元的法案。在当地政府施压下,小蓝单车被要求办理许可执照,并不得不租了15个私人停车点。
素质问题同样存在
在国外,有桩公共自行车并不罕见。许多国家的人民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习惯了有桩自行车,并且有桩自行车相比于共享单车在城市管理方面更占优势。共享单车想要抢占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中国共享单车遭遇恶意破坏、损毁的情况层出不穷,出海后也未能幸免。4月中旬,一名新加坡少年丢掷和踢踩ofo单车的视频被上传到社交媒体上。一位英国网友发文称,他在英国当地找到了7辆摩拜单车,车锁都被人为弄坏了。
此外,GPS定位不准导致车辆定位显示单车出现在山上、海里,机械锁存在开锁漏洞等情况,也都与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曾遭遇的问题十分相似。
国内市场逐渐被瓜分完,使得共享单车纷纷选择开拓海外市场。但是海外共享单车市场隐藏很多意想不到的暗礁。如何解决国内外差异问题成了共享单车在海外发展的核心所在。
众创网 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