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拥有庞大的教育市场。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各种教育机构也应运而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导致业内乱象丛生。
高额费用,处处名师
家长为保证孩子的资优水准,通常会在周末和假期送孩子去培训。现有的教育机构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加上家长盲目信任机构的宣传,导致了高额培训费的产生。
一些教育机构将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速成培训之后,就对外包装成名师进行招生。家长发现之后,想要退款却困难重重。教育机构对于老师的过度包装,导致“名师真假难辨”,行业中真正的名师稀缺难求。即便如此,家长仍然从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报辅导班。
学前教育愈来愈火热,问题也逐渐凸显
随着2016年1月1日二胎政策的放开,新一轮的婴儿潮正在到来,幼儿教育产业也成为了最受益的产业之一。学前教育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其中凸显的问题急需解决。
研发不足。学前教师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科研能力有限,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科研支持力度不大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幼教研发成为短板。课程设计上,幼教课程具有可复制性,研发投入难以带来壁垒性竞争优势,导致园所研发积极性不足,课程同质化严重。
师资匮乏,教师流动性高。由于社会认可度低、工资待遇差、工作强度大、制度环境缺失、管理不足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幼儿教师师资匮乏且流动较高。幼儿教师流动性高不仅影响幼儿早教质量,对教师地域构成、幼儿园管理组织的稳定、幼教政策制定也带来冲击,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诸多不利。
中小学课外辅导占据主要市场
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至850万人。
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集中度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机构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专业标准缺失使行业内部鱼龙混杂,辅导机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机构强调利益而忽视教学能力的进步等是目前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学生们参加的课外辅导形式多样,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但是课外辅导的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正确对待课外辅导,不能过分依赖。
家长首先要重视孩子的校内学习,通过与学校、老师充分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理智地考虑孩子是否需要进行课外辅导,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课外辅导内容和方式。在此过程中家长首先应尊重、爱护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发挥所长,并且在交钱之前应对培训机构做充分的了解,避免“花钱还浪费时间”的事情发生。
众创网 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