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阿里巴巴掌舵人的马云第一次提到“新零售”概念是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在大会上分享了他对未来与创新的看法。马云说:“电子商务这个词很快会被淘汰,而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将影响到各行各业中去,而新零售排在首位。”
尽管当时还没有很多人读懂马云口中的“新零售”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随后整个电商展开对新零售的激烈讨论,亚马逊把进军线下列为2017年三大计划。而作为整个概念提出者的阿里巴巴,则迅速开始布局,入驻银泰、入股三江再到牵手百联,新零售将阿里带入到了一个新的成长期。
纵观阿里巴巴和新零售之间的种种,表面上看新零售是新词,实际上阿里关于线上线下的融合布局早已展开。当你还在感叹还在苦想“新零售”是什么的时候,阿里携手新零售至少已经走出了三大步。
1.联手银泰探索线上线下融合
2013年10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银泰达成战略合作,2017年银泰完成私有化,阿里持股比例预计增长74%,银泰首先推行了阿里提出的“三通”即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线上线下商品通比例已实现60%,服务也实现线上线下打通,会员通则整合了品牌渠道多方利益主体,实现电子会员卡。
2.联姻苏宁扩充外部线下战略
2015年8月,阿里283亿元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CEO张勇说,双方联姻将实现“三体贯通”,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主打3C数码以及百货等品类,天猫开辟“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再加上苏宁自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和菜鸟网络合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物流实力和配送的效率,潜在的还有阿里强大的数据体系,既能通过渠道融合帮助品牌实现规模化增长,还能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实现更精准的触达,根据消费者需求实现反向定制和供应链改造。
3.携手百联六大领域全方位合作
2017年2月20日,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两大商业领军企业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业态融合创新、新零售技术研发、高校供应链整合、会员系统互通、支付金融互联、物流体系协同等六个领域携手而合作。作为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拥有的大型零售企业,百联的多元化业态比阿里对银泰完成改造显然会更刺激。
如果说马云创造了新零售,那么张勇则是真正的操盘手。
阿里巴巴CEO张勇被问到“什么是新零售时?”这样说到:“新零售就是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重构人、货、场等现代商业要素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业态”。如果你问张勇眼下对新零售最焦虑的是什么,他认为是动作不够快。
新零售模式的核心是提供给消费者“随时随地多场景的新消费体验”。
阿里的优势在线上场景体验,而百联的优势是线下场景体验,互补性需求使双方结成了战略联盟,但是小编觉得战略联盟这种松散的合作方式,注定了双方不能构成一个坚实的利益共同体,就好像当初轰轰烈烈的“腾百万”大联盟一样,注定会解体。
所以在管理双边用户的新手段没有诞生之前,新零售模式仍然只是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游戏,很难被其他零售企业所复制。
而站在巨头游戏的角度来解析,与其说马云的新零售模式是为了满足顾客的新消费体验,还不如说是这是阿里应对腾讯小程序线下战场的一次战略反击。
众创网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