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互联网时代到来 零售业该何去何从
众创网2017-08-29

由于电商冲击,许多零售业巨头相继倒闭,从一二线大城市到三四线小城市,实体零售业进入“寒冬”。实体零售仍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但是发展空间备受挤压。

房租上涨成实体零售业“头号杀手”

经营成本不断攀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实体零售业增速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租金的大幅上涨让很多旗舰店、卖场都亏本运营。特别是给那些想通过“多开店”来提升业绩的新店扩张模式带来了考验。

外资大卖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租约到期”成了其在华关闭许多门店的直接因素。十几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大卖场,在近两年集中面临租约到期的状况。当年的租金可能很便宜,但续约时业主往往会涨价。

电商冲击,人力成本变高遏制实体零售业发展

历年来,双11当天阿里、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成交额不断攀升。相对的,实体零售店的销售额自然大受影响。电商可以将货品直接从工厂发到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加价环节,价格优势明显。另外电商价格透明,在网上搜索需要的物品,成千上万的商品与价格映入眼帘。并且,电商节省了消费者前往实体零售店所需的时间,更为便捷。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也使得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实体零售店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很多客流量不够或者利润率过低的实体零售店迫于无奈只能关门。

零售业将为市场变化做出改变

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零售业正从产品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的发展思路转变,它将作出合适的调整:一是商业发展重心将从城市中心区域转向居民社区,满足社区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业态将更加丰富,传统百货业态占比则逐渐降低;二是消费品市场将出现更多具有城市特色和区域特征的零售品牌,改变过去“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象,零售业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更接地气。

除此之外,零售业要坚持文化自信,深耕国内市场,创新出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商品、服务和业态。其次要净化市场环境,构建诚信零售体系,生产企业要提供信得过的产品。并且要回归工匠精神,重视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研究消费升级特点,为消费品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性价比、体验型的商品和服务。

线上结合线下,零售业尝试新模式

面对经营“寒冬”,一些实体零售店正在积极谋求破局之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推动销售管理模式升级。实际上,新零售力争“去百货化”,大打“体验式购物”牌。同时,实体零售业主动融入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把商品放在网上,而是要把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应用到经营管理上。在传统实体商业遭遇困境的当下,线上、线下这两种曾经被认为对立的商业形态如今融合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服务消费,追求购买及使用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更讲求品牌和文化内涵,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等。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进以提高生活品质为主旨的新型零售业应运而生。

众创网  郑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