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为什么成天喊着崛起的国漫仍没有较大起色?
众创网2017-08-18

自从2015年7月10日《大圣归来》大火之后,许多人高呼“国漫即将崛起”。然而2年时间过去了,国漫仍然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再没有现象级的作品产生。究竟是什么抑制了国漫的发展呢?

资本涌入导致行业混乱,人才流失

《大圣归来》不俗的票房瞬间引起了大量资本的涌入,很多有钱人进入到动画这个行业。这就造成了行业的混乱,一味追求所谓的IP。小说改编,热火题材的重复模仿使得国漫缺乏自己的风格。效仿日本动漫,卖肉,擦边色情,只要能赚钱就一拥而上,经常打着国漫崛起的口号引发国人情怀用来圈钱。这种什么短时间内挣钱就做什么的方式为动画行业所诟病,很多中国的动画牛人只能跑去国外,导致了大批人才的流失。

国漫受众面窄,给人印象固化

国漫大多制作出来的动画都偏低龄化,受众面太窄。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网络动画,但呈现出内容低俗,质量低水平的特征,难以形成良好的口碑。

国漫长时间的低谷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国漫的期待。在网络中议论最多的还是近期从国外引进什么样的动漫,而不是讨论国漫的进展,但不可否认国内还是在持续产出一些好的动漫,只是数量太少,难以撑起整个动漫行业。相比于日漫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国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黑心企业骗取国家补助

优秀的动画产品,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人的热情付出,尤其是动画产业尚不成熟时,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培养。但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动画的大力补贴与保护,反倒被一些质量不高的企业钻了空子。

目前,动画按照分钟数目进行补贴,根据登录电视平台(中央或者地方)、技术(二维或三维)、获奖情况的不同,额度在每分钟1000到4000元不等。一些企业将成本压缩至每分钟500元左右,低价甚至交纳费用给电视台,通过赚取政府补贴盈利。这一模式的直接体现是:动画片动辄上百集、电视台午夜播出动画片、动画片一经播出便销声匿迹。

专业运营公司匮乏

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他说: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

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动漫的大量附属品———动漫周边产品,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动漫产品,只要有一部动漫热播,市场上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优质的动漫周边产品,关于动漫主人公的玩偶、服饰、挂件、文具……一切应有尽有。

大家对中国动漫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今日的中国动漫俨然是个充满了希望、失望、口水、抱怨的杂烩缸。现代人做动画都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很多人会说,我也要生活,要赚钱养家。但是做动漫应该学习老一代专注的精神。精神不是嘴上说的,是要付诸于行动上的。

众创网  郑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