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成都高新区加速布局专业特色楼宇
众创网2017-08-18

​​在扶持商务楼宇方面,成都高新区动作频频。上月中旬,成都市评选最新一批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中海国际中心FG座获评成都市超甲级商务写字楼,绿地之窗2号楼和复城国际广场T1写字楼获评甲级商务写字楼。近日,2016年度成都高新区楼宇经济产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结束,入选政策扶持的商务楼宇项目名单即将公布。

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楼宇经济发展,先后发布了《利用楼宇资源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楼宇经济业态规划(2016-2020年)》《专业特色楼宇培育机制和专项优惠政策》《楼宇经济行动计划(2015-2017年)》,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向楼宇聚集,吸引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和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入区发展。

根据《成都高新区2017年第二季度楼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写字楼建成投运总面积1516.03万平方米,其中写字楼办公面积1240.96万平方米,累计入驻楼宇企业已达到14343家,入驻楼宇办公面积913.31万平方米,入驻率73.5%。工商、税收、统计关系在高新区的企业达6662家,入区率46.44%;楼宇入库企业406家,入库率6.11%,符合成都高新区“4+1”主导产业占比88.67%,入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产线服务业企业占比分别达42%和35%。

商务楼宇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构成,也是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成都高新区正加速布局专业特色楼宇,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总部经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经济等领域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已有2批41个楼宇项目纳入成都高新区专业特色楼宇培育计划,培育面积达200万平方米。2017年至2019年,成都高新区促进在建楼宇项目36个,拟建楼宇项目16个。2017年预计将新建成投运350.34万平方米,2018年建成投运241.84万平方米,2019年建成投运97.6万平方米。

大量企业入驻商务楼宇,这些楼宇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务?近日,记者探访了成都高新区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楼宇,揭秘楼宇经营者“吸金”的“法宝”。

自持运营 紧盯产业发展方向挖掘市场

8月15日,成都高新区复城国际T1写字楼23楼招商中心办公区,工作人员刚从花店购买了几束鲜花,这些鲜花,将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几位入驻企业负责人。这是复城国际T1写字楼运营方在服务入驻企业方面推行的贴心举措之一。复城国际T1写字楼位于益州大道中段722号,紧邻益州大道,毗邻天府二街和世纪城地铁站,区位优势明显,于今年7月中旬首次获评成都市“甲级”商务写字楼。

作为成都高新区首批专业特色楼宇,复城国际T1写字楼重点吸引生物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的企业入驻,培育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目前入驻率已达90%。自持与出售是复城国际写字楼主要经营策略。复城国际招商经理邱昊介绍,对商务楼宇采取自持运营的方式,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能够集中有效地触达客户需求。紧盯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聚集特色产业已成为不少楼宇运营商挖掘市场的手段。截至7月底,复城国际T1写字楼已吸引了60余家来自生物、大健康及网络科技领域的企业,包括第一健康、茁悦口腔、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蒙斯克网络科技等。

同样采取自持运营方式的中海国际中心也成功入围成都高新区首批专业特色楼宇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凭借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打造,中海国际中心成为今年成都高新区唯一一家获评成都市“超甲级”写字楼的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10幢建筑风格整齐划一的写字楼一字排开,延伸长度达1.5公里,被称为金融城“中央商务大道”。其中,中海国际中心F座、G座、J座于2015年竣工交付,被纳入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特色楼宇培育计划,F座重点培育金融产业,纳入培育计划办公用房4.2万平方米;G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纳入培育计划办公用房3.2万平方米;J座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培育计划办公用房4.5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中海国际中心F座、G座、J座已入驻了100余家企业,不乏宝马、巴斯夫、德勤、咪咕音乐、沃利帕森、中国建筑等知名企业。

军民融合 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纷纷入驻

位于益州大道中段599号的航天·城上城于2015年8月竣工交付,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13栋写字楼于2016年11月获得高新区军民融合特色楼宇授牌,面积合计4.2万平方米。

“整栋楼分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四川科创基地和特色楼宇两个版块,其中科创基地入驻企业25家,建立孵化关系33家,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大数据、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制造、VR+AR、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产权等大类,特色楼宇则以租赁和购买的方式入驻,大多是符合高新区特色楼宇的相关产业,例如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简单来说入驻在这个楼里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成都航天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韩显凯说。

记者在航天·城上城13栋15楼入驻企业成果展示区看到,成都云知西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用的天府熊猫卡、电子科大教授何伟东研发的超分子光触媒、成都云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擎天150反无人机系统等几十种科研成果在这里得到展示,其中,擎天150反无人机系统是成都航天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孵化培育的首个团队,在去年全国双创周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新区的特色楼宇,我们严格按照军民融合相关标准筛选入驻企业、投资和孵化入驻项目,加速促进其成果转化。”韩显凯说,很多入驻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例如超分子光触媒,“学校本身已经提供3000万元的设备投资,而公司自己也有市场运营,他们需要的是航天科工把光触媒的民用技术运用到军用或者工业运用上,不仅可以用于个人和家庭装修,还可以运用到潜艇内空气里的细菌和废气排放,拓宽技术应用领域。”

以商务服务业为重点 吸引金融行业和IT行业

7月21日,成都华尔道夫酒店在银泰中心开业,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三座华尔道夫酒店,也是中国中西部的第一家华尔道夫酒店。至此,银泰中心亮相之时所承诺的72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城市豪宅、高端公寓、购物中心、顶奢酒店五大物业业态全部呈现。

位于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的成都银泰中心于2015年10月竣工交付,是成都金融城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由5栋超高层建筑及裙楼组成,其中2号、3号楼被成都高新区纳入专业特色楼宇培育对象,以商务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方向。

“两栋写字楼面积加起来超过16万平方米,我们在招商和挑选入驻企业时,多以金融行业和IT行业为主,在租金方面设置了一定门槛,帮我们限定了企业的档次和规模。”成都银泰中心客服经理王宁告诉记者。

两栋写字楼都是40层高,10层以上为写字楼,按照中高低不同价格以租赁的方式租用给入驻公司。处于黄金十字路段,综合配套服务齐全,背靠交子公园……种种优势让两栋写字楼成了成都租金最贵的特色专业楼宇之一,但同样是这些优势让它们仍在短时间内吸引了80余家企业入驻,入驻率达50%~60%,吸引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仲量联行、鼎晖投资等企业。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