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网络文学进入主角时代 阿里试水能否成功
众创网2017-08-16

根据CNNIC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经达到3.53亿,市场规模到达90亿。面对这样一块香饽饽,阿里自然也不会放过。

去年,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发布网络文学新业务“阿里文学”。阿里文学主要负责的业务将以内容生产、合作引入以及版权产业链的双向衍生为主。

阿里借文学大会 宣布新战略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是网络文学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峰会之一。本次大会主题为“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旨在引导网络文学正向发展,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生态圈。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黎直前在会上公布了阿里文学的最新战略。

1.jpg

黎直前认为:“现在网文不仅仅是IP的源头,它更大的作用是IP是否具备衍生价值的试金石和文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同时,黎直宣布了阿里的新战略:通过用户触达、商业变现、内容系统建设三方面新基础设施,赋能网络文学,推动新一轮产业升级。并强调里文学处在内容端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打造以网文IP为核心的全链路衍生模式。

阿里文学 志在孵化IP

如今,整个网络文学市场都在强调IP的价值,一旦作品成为热门IP,再进行授权,就会拥有无限上升的空间。

今年4月,阿里文学携手优酷、阿里影业推出HAO计划,共同投入10亿资源布局网络大电影,以达到网文IP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timg.jpg

阿里志在利用作品影视化来提升原著小说的访问量,再衍生出一系列IP周边作品。这样的反向发展其实是一个大挑战。

阿里不像腾讯和百度,很少能与文学互相促进,如今进军网络文化如同无根浮萍,没有基础。尽管过阿里文学旗下书旗小说、淘宝阅读、UC小说、优酷书城等入口,网文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得到快速提升,但在IP的运营商阿里还是欠缺了一点。

网络文学崛起 阿里面临新挑战

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变革,像《盗墓笔记》、《鬼吹灯》、《悟空传》《盘龙》等作品吸引大量读者阅读,成为热门IP。

因为作品不断升值,作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17年网络小说作家收入排行榜上,最高版税收入高达亿元。

如此高的收入自然吸引了大量作家投入网络文学的创作,但抄袭风气也随之而来。今年,央视《朝闻天下》还专门报道了11名作家联合起诉《锦绣未央》作者秦简涉嫌抄袭一事。

3.jpg

最近阿里投资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也因抄袭风波导致票房扑街。根据阿里业绩预警公告,称2016年上半年亏损同比增加,预计净亏损将在4亿元至4.5亿元左右。

可见,在IP选择和孵化上,阿里还需要用点心。

结语

目前为止,阿里文学仍旧是处于半温不火的状态,在网文圈激起的浪花不大。

随着市场资本都在疯狂抢IP后,曾经十余年累计起来的优质作品已经所剩无几,导致现在已经很难孕育优质的顶级IP。同时导致商业化作品越来越多,同质化严重,市场一片混乱。

且不说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到瓶颈,网文IP虚高的状态不一定会始终维持下去。网络文学IP影响力与动漫或传统文学来说,寿命太短。阿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进入网络文学市场,试水能否成功还有待观望。

众创网 古静莹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