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游戏付费模式发生转变 “先付后玩”能走长远吗
众创网2017-08-12

游戏已经成为当下众多年轻人日常休闲的一大方式。随着游戏行业加速发展,付费模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但这也成为不少游戏厂商头疼的问题,付费模式若不选好,严重影响游戏发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步入没钱可赚的境地。

那么,现在游戏付费的模式究竟有哪些,用户愿意为这样的模式买单吗?

游戏付费模式多样化

传统游戏付费模式有“道具收费”、“时间收费”两大类型。

道具收费是不需要支付游戏时间可以免费畅玩,但会利用游戏商城出售各种属性道具、强化材料等,如《完美世界》、《天下3》、《传奇》等。游戏界通常把这类游戏称为“免费游戏”。免费游戏的收费模式吸引了大量想在游戏里有一席之地的玩家不断砸钱,炼成一套极品装备,受人追捧,极大的满足了玩家的虚荣心。

而“时间收费”的游戏则是将游戏时间转换成“点卡”“月卡”,类似租用一样,如《魔兽世界》、《剑网3》。除此之外官方通常会设有外观,但没有属性加成,可买可不买。用户以学生和大龄人占多数。

但现在游戏盈利正走向“先付后玩”的模式发展,即先支付费用才能下载游戏。比如《守望先锋》、《绝地求生:大逃杀》。 

除此之外,开宝箱正在变成一种相当流行的游戏盈利模式。

《守望先锋(Overwatch)》、《反恐精英(Conter-Strike)》、《战地(Battlefield)》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游戏都在踏入这个利用人类投机心理的阴暗面的坑中。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道具收费,而就目前看来这将成为未来几个主要的盈利策略之一。

多少人在为这些会买单

首先说说“先付后玩”的收费模式。

出名游戏平台steam上虽有免费游戏,但大部分都是“先付费后玩”的游戏,而排行榜上也是付费游戏占多数,比如《绝地求生》。

自3月23日《绝地求生》以一套收费98R人民币的价格在steam平台上线,如今总销量已经超过630万。并且还是连续十九周占据Steam销量榜榜首,用户活跃度持续增长,最高在线人数突破了50万,超过《GTA5》和《辐射4》,仅次于《Dota2》和《CS:GO》,位居第三。

而火爆去年的《守望先锋》以198人民币和328人民币两个价位分别收费,同样采取“先付后玩”的模式。而它不仅登陆国服第一天人数破百万,上线一周之后全球玩家超过700万,而在不到三周的时间里玩家超过1000万。

由此可见,即使是“先玩付费”还是会有很多用户买单。

而皮肤收费也成为了游戏消费的主流之一。就看《英雄联盟》的皮肤不断吸引着用户砸钱购买,有人统计买完所有英雄和皮肤一共花费27505元(不包括限定皮肤) ,而稀有的限定皮肤甚至能卖上数万元,上千的也不乏少数。

据《南华早报》8月2日一篇报道,市场信息机构Newzoo的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6亿人玩游戏(美国总人口为3.23亿)。不仅如此,中国庞大的玩家群体还乐意花钱。Newzoo的数据还显示,中国的游戏玩家每年人均花费143美元(约合960元人民币)。

“先付后玩”能走长远吗

《绝地求生》、《守望先锋》等游戏的成功让不少游戏厂家将目光瞄准到“先付后玩”的盈利模式上,但这样的收费模式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需要强大的IP人气支撑。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游戏上来就张口要100RMB才能玩的话谁会去购买?想依靠这种收费模式盈利,前期必须要积攒大量的人气和需要强大的宣传力度才行。

对游戏质量更加苛刻。第一批试玩者无疑是最关键的,由于先付费后玩的模式,用户难免会对游戏标准提升一个等级,若是游戏体验不好,便会觉得花了“冤枉钱”。如果在第一批试玩时传出大批用户不满意的声音,那么游戏很有可能将死在出生的时期。

光这两点条件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使平台推出免费试玩的模式,但对于内容不过关的游戏无疑是加剧死亡。现在的用户越来越精明,即使有强大的IP助阵,和无形的水军刷评分,游戏质量不好,依旧没人买单。

众创网 古静莹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