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17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学生专项奖
众创网2017-08-04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19.jpg

范小虎

武汉博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22.jpg

赵亚丁

武汉市马里欧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26.jpg

王彤林


武汉绿然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30.jpg

李鑫

武汉地学之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34.jpg

万如意

武汉万家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38.jpg

熊勇嘉

武汉市海维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38.jpg

王行

武汉约跑社体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CEO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45.jpg

黄潮

武汉市华明达蜂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48.jpg

刘奇

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70804115652.jpg

代珊

网罗天下(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由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武汉市中小企业协会、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共同举办的2017年武汉市创业“十佳”评选,设立大学生专项奖,助力百万大学生留汉回汉创业就业。

本届武汉创业“十佳”大学生专项奖的10位获得者,以全新的视角关注社会“痛点”,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参与城市建设。

华科博士关注空巢老人 研发智能家居“黑科技”

“创业初衷就是我们几个博士在外面读书工作很忙,把自己的父母变成了空巢老人没法照顾,父母慢慢老了,我们想为父母做点事。”范小虎谈起他的创业初衷,既是个人的烦恼,也是社会的“痛点”。

长久以来,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创业先锋成为“华科男”的注脚,范小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还是博士生的他创办武汉博虎科技有限公司,年收入已达一百多万元,2016年获得创青春金奖和光谷年度创业者两个奖项,即将在武汉落地一家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和一家智能养老院。

2012年,团队成员开始研发工作,在关注到空巢老人身体健康、居家安全问题后,把握市场风口,投入人工智能、智慧住宅解决方案领域。

“做企业不是为了赚快钱,”范小虎说,从项目到企业需要思维上的转换,项目的核心在技术研发,做企业却需要面面俱到。

2015年,范小虎成立武汉博虎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后的三个月里,公司核心项目“感知i家”产品原型就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特别创新奖,项目蕴藏的巨大潜力引发了投资界的关注和医养结合领域的认可。

放弃每月百万流水手游 开发儿童AR玩具获千万风投

2001年,赵亚丁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毕业,但毕业半年后,赵亚丁就没有再从事过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先后从事贸易、酒店等行业后,2007年,赵亚丁看准了手机游戏的风口,和朋友创办了武汉诺克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手机游戏及手机软件的研发运营,公司开发的一款名叫《宗师OL》的手游,获得过百万月流水的成绩,当时排名为行业内前十。

但在2013年,赵亚丁成为了父亲,考虑到手机游戏对孩子利大于弊,他便和另外两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武汉马里欧网络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儿童AR玩具。2014年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儿童涂色类AR产品“涂了”。

2016年,赵亚丁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蛋形AR儿童互动投影仪——“丫哥”乐教机,新产品一推出便大受欢迎,去年,该公司在北美市场展开众筹活动,收益超过15万美元,公司已经开设了14家线下实体店,拓展了54家销售终端。今年3月,武汉市马里欧网络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千万级Pre-A轮的投资,目前,项目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

大学毕业生回汉创业 投4000万元建武汉首条冷榨茶油生产线

“新洲是母亲的故乡,从小在这里长大,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好好利用新洲的油茶林,带动当地老百姓共同致富,以还我对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情。”武汉绿然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彤林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企业带动新洲茶油产业的发展。

2015年,王彤林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他得知新洲区有大片的油茶资源得不到利用,全都浪费了,而茶油是绿色健康的食用油,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经过和父亲的多方考察,王彤林决定在新洲区火车站开发区投资兴建茶油厂。2016年春,绿然源公司投资了近4000万元的武汉市首家年产3000吨的国家冷榨一级茶油生产线正式达产。

王彤林一直在探索“公司+基地+农民订单”的生产模式,希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公司发展的共赢。两年来,新洲区的茶树种植面积从当初的3万-4万亩发展到了现今的8万-10万亩,绿然源公司每年安排临时就业人员200余人。

开创全国首家地学科普平台 推广祖国大好河山

2010年,李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创建了一个提供地质学相关资料的网站,就是著名的“地质公园之家”的雏形。

博士期间的经历给予了李鑫很多启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光做好科研工作还远远不够,必须把科普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应该有这样一些人专门致力于打造行业资讯平台,促进公园交流发展,搭建科普推广联盟,提升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于是,李鑫与几位团队同事、同学一起成立了武汉市地学之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一支具备地学背景,包含水工环、旅游规划、科普研学、互联网运营的专业技术团队,致力于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和地质公园科普推广。公司成立以来参与了多项地质公园的申报、规划、建设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他创建的“地质公园之家”公益网站平台是地质公园行业分享交流传播平台,该平台的“脚爬客”社区更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地学科普的自然体验网络社区,该社区目前已建立起数千人的专业科普志愿者团队,并吸引了数万名地学科普、自然教育的爱好者参与活动。

女大学生创业专注室内空气净化 年营业额逾百万元

2014年,还在读大学的万如意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孕妇和新生儿接触空气污染环境之后患上严重疾病的案例,这些案例深深触动了当时还在读书的她。

2015年本科毕业后,出于对独立事业的向往和对环保这个朝阳产业的兴趣,万如意创办了武汉万家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她希望通过这一份事业,选择真正优质的产品,让千万家庭远离这些无妄之灾。

武汉万家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环境净化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建筑工程环境质量与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七葉树”品牌综合环境治理领域华中大区总代理。

公司起步时只有三个人的团队和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发展至今,已拥有240平方米正规写字楼场所,年逾百万的营业额。是武汉市清洁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诚信服务企业”,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研发智能识别商品外包装系统 从解决小问题到做成大产业

产品是有严格的质量检测,可是往往问题出在包装上,帮助企业低成本解决产品包装质量问题,被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相中,展开合作。

在与室友的聊天中,发现有些商品问题集中在包装上,真产品被当做是假冒伪劣。2014年下半年,熊勇嘉说干就干,聚焦智能化解决产品包装质量。他的项目得到了学校5万元创业支持,去年产品投入市场,年收入150万元。

用学校资助的5万元启动了项目,找来创业合伙人共同研发,从无到有的产品研发经历了近2年时间,期间经过无数次调试程序,这项技术最终使机器人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感知周围环境、分析、测量和判断后作出相应决策,智能检测系统能像人的眼睛一样自动识别商品包装上的瑕疵,所以经常被称之为“人眼”。

产品问世后,如何能够打动企业级的用户,他先让客户免费使用一段时间,满意后再付款,产品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真问题,得到企业的认可。

“一路走来十分不容易。”他坦言,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这是一个人带领一群志同道合并且有梦想的伙伴,踏上一个未知路程的过程。”

从学校跑步社团出发 线上聚集全国8万多跑友

爱折腾的王行,大一军训时就到学校摆摊,大学期间同学们都去考计算机证,他却跑去开了一家计算机考证培训班,学生的需求就是市场。

大二时,王行发现自己长胖了,就去跑步,每天发朋友圈,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相互约着一起跑,索性成立了“约跑社”,借着汉马的热潮,约跑社迅速发展壮大,这个从高校走出来的社团如今拥有8万多名成员,围绕着跑步运动产业,成立专业的公司。

2014年,“约跑社”成立之初,王行把爱运动的同学都拉进来,大家打着黄色大旗在操场上跑步,最多时有300人同时跑。为吸纳会员,他扛着黄色大旗,到处参加马拉松比赛,宣传“约跑社”。

大三时,王行确定今后一定会走创业这条路,他决定休学一年,专心做项目,主要业务是扩张跑团和举办马拉松赛事,现在王行的约跑社已在全国成立了300多个分舵,8万多跑友。“马拉松坚持下来有一个终点,而创业没有终点。”王行说出了他的感悟,目前已有零到壹孵化器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他的公司,更加入了校园大使生态链,他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大的跑团,打造马拉松生态。

以工匠精神酿蜜 两年出口创汇4000多万元

父亲跟蜂蜜打了一辈子交道,黄潮从小看着父亲寻找好蜂蜜异常艰辛,大学毕业后宁可去卖肥料,也不愿意接班,工作几年来,他从一名销售员做到了湖北大区经理,一路艰辛的打拼让他对父亲的事业多了一份认同。

2014年,黄潮辞职回到家乡新洲,接手父亲的蜂蜜事业,注册全新的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投资新建工厂,全面改进蜂蜜的产品品质,坚持高标准做好蜂蜜。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潮和父亲接触到一个做蜂蜜出口的中间商,免费把公司生产的蜂蜜送给对方尝试,没想到的是,对方先后四次到工厂进行考察,对工艺流程进行监督,促成了第一笔订单。

黄潮开始严格按照参照国际标准来做蜂蜜,同时该公司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造,申报2个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受理通知书。付出总会有回报,去年,黄潮带领团队创造蜂蜜出口额突破4000万元,在全国建立六大养蜂备案基地,覆盖了全国主要蜜源产区,共有2万多群蜂,为300多户蜂农创收。

华科博士创业引领无人机转型行业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刘奇,在本科期间就开始自主创业,研发精密测量仪器仪表,总销售量达20000余套,今年1月他凭借在行业内的技术积累,创立了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引领无人机向行业应用发展。

刘奇介绍,如今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但从技术架构和产品原理上看,还存在不足,导致市面现有的产品还存在着缺陷,例如,可靠性不佳、载荷通用性不强、控制方式单一等。

2017年1月,刘奇带领着团队成立公司,致力于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公司根据市场上无人机的缺陷,在研发项目产品上“基于模组化工业无人机的空中自协同测控管理系统”的构架,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公司在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参与提出了“一站多机,一机多用,多机协同”的创新理念和“五遥一体”的技术体系。刘奇表示,“公司将不断努力建立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互连技术与规范,励志引领行业发展。”

“项目产品的特色多样,在良好的市场基础上,还可以开展租赁服务、金融服务等灵活的业务形式,以更快的速度取得用户、推广市场。”刘奇说。

85后独生女为照顾母亲回汉“被创业” 智能检测有毒有害物APP受投资者青睐

2011年,代珊以过硬的专业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过腾讯公司的重重考核,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

“父母年纪较大,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作为独生女,比较牵挂他们。”代珊认为自己不该自私地追求梦想而让父母独自面对病痛。2013年初,她毅然辞掉腾讯的高薪工作回武汉发展,2013年底,父亲的病逝让她不得不留出更加充足的时间照顾母亲, 2014年夏季,她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我是‘被创业’的,我从未想过创业。”代珊表示, 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实现营业额200多万元,同时,该公司研发自有产品“天天检”APP,旨在帮助用户“选择健康安全,远离有毒有害”。据代珊介绍,目前,该项目凭借其实用价值、创新点及商业模式,已荣获中国青年大学生APP大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目前正在与多个投资机构密切接触。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