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你苦苦期盼,终于来了,然后它呼啸而过,把你抛在身后。
当我们天真的以为AI只是略智能的机器人时,它可能会把你从就业市场当中挤出去。凡是重复性工作,无需创造力和灵活应变的职业,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人工究竟发展到哪一步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三大类。
弱人工智能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无法涉及其他方面。如智能扫地机、面部语音识别、智能围棋等。
强人工智能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比如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
超级智能则被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
2015年,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ResNet,获得了2015年ImageNet的冠军,错误率是3.5%,而人的错误率大概是5.1%。
2016年10月份由微软美国研究院发布的一个语音识别的最新结果实现了错误率为5.9%的新突破,这是第一次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跟人类似的语音识别的错误率。
2017年4月人工智能与顶尖德州扑克牌手对战。最终人工智能“冷扑大师”以792327总记分牌的战绩完胜并赢得200万奖金,人类对手称为具有“读心术”。
2017年5月在中国嘉兴乌镇,AlphaGo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3比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此次对弈围棋的AlphaGo则显示出,它已经可以模仿人的直觉,而且通过自我学习具备了创造力,即组合已有知识或独特想法的能力。
人工智能各个方向都在发展阶段,并且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弱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普及,比如计算机、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目前要做的,就是逐渐向强人工智能方面发展。
未来将有哪些职业将会被AI取代
今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规划》出台,大量创投活动也会进一步活跃,并将围绕语音、图像、自动驾驶这三大主线,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2013年,由牛津大学一位研究者发布的论文显示,未来有700多种职业都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那么在将来哪些典型的职业将会被取代呢?
司机首当其冲被取代。随着百度,谷歌对无人汽车的快速研发,再过一两年时间,AI无人驾驶汽车比人类驾驶汽车安全得多。届时出租车、卡车、公交车司机将会失业,让位于自动驾驶汽车。
普通医生面临失业。AI拥有的数据是无限的,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可以记录世界所有疾病。但普通医生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未来普通医生必将被AI取代。这些普通医生则面临转行或者专攻术业两条道路。
部分教育行业会被取代。人工智能能够系统性地替代老师完成阅卷、评分、设计课程等重复性工作;而老师将花更多时间花在个性化地创造性教学思考和学生身上。
服务业大规模更替。技工、建筑工人、裁缝、快递员、抄表员、收银员、保安和洗碗工这些重复简单性职业必然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总的来说,重复性不需要太多思维、简单处理信息或者有章可循的工作都将会被取代。而相比人类,机器欠缺了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所以那些较为复杂的工作则不容易被取代,比如律师、记者、警察、艺术家。
小结
面对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大规模投放,不少人已经担心它是否会全方面取代人类。笔者认为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淘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历史上几次工业革命,大批职业被淘汰,但还有新的职业诞生。
未来围绕创造性、社交、“情绪劳动”也许会迸发全新的职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戴明2015年发表文章指出,从1980年到2012年之间,美国几乎所有新就业岗位,都是对社交技能要求比较高的。
而我们目的是要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而不是人类被人工智能奴隶。应当利用AI将自己从重复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投入对未来的探索与创造,以给生活和世界赋予意义。
众创网 古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