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强大,教育行业日渐互联网化。从刚开始的互联网英语到互联网学前教育,互联网教育市场日渐成熟。近日部分培训机构和学校更是开辟出“互联网+支教”的新路径。以前支教大多是大学生利用假期去教育贫瘠的山区为当地的小孩带去知识,但是这种传统的支教往往路途遥远且条件恶劣,愿意去支教的学生少之又少,但是现今在推出“互联网+支教”模式,不用去支教现场只需线上教学便可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支教行业的一大转折也是未来支教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传统支教模式 流动性大难持续
在传统的支教活动中通常需要志愿者老师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要求志愿者老师有较强的适应力,去适应当地相对辛苦贫乏的生活,同时又要承受来自学业、就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这种传统的支教可持续性较低。大部分支教老师往往支教活动的时间达不到一年,来去匆匆,导致课堂连续性难以得到保证。
用互联网敲开支教山门
2016年,好未来海边直播远程直播课,落地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周边偏远的五所小学。平台专门成立了“spark网络支教”团队,致力于“互联网+支教”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带去知识。
互联网+支教在上课的模式上,和一般学校类似,在学期初就会与对点学校定好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和基本的教学计划。并且可以根据对点学校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比如一些学校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会开讲普通话。最主要的课程是英语的教学,并且重点是口语的提升。它与普通上课唯一不同的是通过互联网直播教学。
穿越时空的教育到底能走多远?
可能有人会质疑贫困山区到底是否能达到这种硬件设施?因此怀疑这种模式并不能大面积在贫困山区实行。
互联网支教对于支教学校只需要一部电脑,一个镜头,一个麦克风,一个电子白屏,一根网线便可实现。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就提出了将在2020年实现宽带网络基本覆盖中国所有农村,响应相关要求截止目前很多山区都已通网。
另外国家在“互联网+支教”方面也有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在2016年互联网支教研讨会于上,中国教育协会的干事表示,未来将引进更多先进技术拓宽互联网支教市场。从而让更多山区孩子可以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和更加丰富多样的未来。
目前,“互联网+支教”还处于起步期已在社会获得极好反响,笔者认为,这是让支教行业重获生命的一个好时机,现今参与到互联网+支教的主要只是一些培训机构和大学,但是随着现今直播行业的发展,以后的“互联网+支教”很可能会面向全社会,社会上有能力想为支教行业奉献一份力量的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支教”平台将知识带给落后地区的学生。如此发展既能准确无误的延续支教理念将知识传达到山区,又省时省力解决了当前困扰支教行业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