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无论西餐还是中餐,鸡蛋的搭配最常见。而叔叔阿姨去超市买菜,购买鸡蛋的时候可比较讲究,为了给家人搭配最营养的鸡蛋,那可是要挑一下的!
叔叔阿姨都知道,在大武汉,木兰山鸡蛋可是名不虚传,像徐福记、皇冠蛋糕等品牌产品,所选用的鸡蛋正是这木兰山鸡蛋 。
说起这木兰山鸡蛋,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张宏林,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全智能化蛋鸡产业园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农业部数字农业试点的项目,他自己就是蛋鸡界的杠把子,湖北省武汉市的传奇人物之一。
木兰山下的“鸡老大”
据众创网获悉,张宏林1982年出生,黄陂木兰乡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律系,后取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如此专业的出身,到底是怎样的经历,促使他成为木兰山下的“鸡老大”呢?
张宏林大学毕业后,先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后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任高级经理,年薪几十万元,是标准的“金领”。
2009年,他被上海公司派驻到武汉工作,回到老家,不知不觉,了解农村情况的机会就多了。大量劳动力进城,人走了,地荒了,农业生产怎么发展?新农村怎么建设?木兰乡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却还有部分乡亲致富无门,张宏林萌生了回到家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想法。
张宏林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建有10多万只蛋鸡养殖小区,还配套养鱼1200亩,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经验。正是这样,张宏林决定从养殖入手。
2010年,张宏林毅然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木兰乡,承担起让家族养殖企业升级发展,同时带动乡亲共同富裕的责任。
张宏林先后远赴德国、意大利、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走进应用最新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农场,从场区布局、设备选型、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到产业链发展,全面考察。他还走访了北京、宁夏、河北、山东等国内大型蛋鸡养殖企业,考察问题、积累经验。
近半年时间,张宏林勾勒出了自己的规划:引进全系列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依托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从饲料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保障蛋品品质,兴建有机肥厂,妥善处理好鸡粪,变废为宝,实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华中最大“最智能”的养鸡场
武汉80后硕士张宏林选择回乡创业,建起华中最大“最智能”的养鸡场,上百万只蛋鸡只需要9名“保姆”照看,一天能产蛋60吨。
“我们有9栋蛋鸡鸡舍,每栋住了11.2万只鸡,鸡舍动态有电脑全程监控。”宏农农牧公司总经理张宏林告诉众创网,上料、供水、清粪、捡蛋等饲养流程,全部智能化、机械化,不需要工人参与,唯一需要工人参与的就是观察鸡的状态。“一栋鸡舍配一位观察员就够了。”张宏林说。
7月22日,新动力·心聚集-青企协助力“新民营经济”黄陂行活动在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举行,活动期间,总经理张宏林亲自带领大家参观鸡蛋分级包装区,并讲解各个环节操作要旨,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中,总经理张宏林还拿起自己公司的鸡蛋,在现场向大家演示如何辨别一个蛋的好坏:方法一,打个鸡蛋,插一根牙签在蛋黄上,如果牙签稳定不倒,说明蛋黄的性质好,这是个好蛋;方法二,打个鸡蛋,用手去抓,能够全部抓起的就是好蛋。显然,宏农农牧公司的木兰山鸡蛋是经得起考验的好蛋,笔者亲鉴,大家也可自行尝试验证。
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可控
让鸡住进恒温房、吃上保健餐、喝上纯净水?
在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建立了健全原辅料安全保证体系,原料营养成份分析和有害有毒物质检测确实到位。防疫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使用抗生素,确保鸡蛋无药残、无病残。以深层地下水和地表隔离区水为养殖主水源,经过滤、消毒等净化处理,达到了直饮水标准。引进荷兰MOBA鸡蛋分级包装设备,鸡蛋的大小头调整、清洗、消毒、裂纹检测、血蛋检测、称重、喷码、分级、包装等操作全部实现自动化。每枚“木兰山”鸡蛋信息入档可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追溯管理。
在鸡粪处理上,由传送带传至公司的有机肥厂,经生物发酵和杀菌处理,做到鸡粪不落地、不冲洗,制成有机肥,推进种养结合,做到“进场的是鸡苗和原料,出场的是保洁蛋和有机肥”,实现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的生态养殖。
据众创网了解,通过标准化的养殖,宏农农牧公司可以实现从孵化到出厂的全程质量安全把控,另外从养殖到鸡蛋分选包装,公司全部采用德国和荷兰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全程自动化运行,鸡舍和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完全禁止入内,最大限度降低外部细菌的侵入影响。这样生产出来的禽类产品是完全可以放心消费的。
张宏林继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批复通过之后,还将有怎样的大行动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