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无人酒店:是新的风口?还是虚风一阵?
众创网2017-07-18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相继出现,大家也都纷纷猜测,下一个无人概念将会出现在哪个领域,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酒店行业。

近日,在成都的银泰城出现了无须押金、没有一个服务员,不用登记身份证,扫码开门就能睡的无人酒店。

太空舱里睡觉?

从目前网络流传出来的消息可以了解到,无人酒店就是由一个个外形神似太空舱的睡眠舱组成,每一排有两个共享睡眠舱,呈上下两层分布,每个床位的长度约为两米,宽度约1.2米,刚刚好能够容纳一个成人的睡眠空间。

在睡眠舱的旁边,贴有无人酒店的收费标准和使用提示。和共享单车类似,它也是利用扫码、计时、付费等使用流程,扫码后打开舱门开始计费,结束使用后,扫码付款即可。

共享睡眠舱的目标群体定位于白领,工作日在公司午休时,在桌子上趴着睡觉不舒服,便可以选择这样一个无人酒店,中午躺下小憩一会。所以在目前营业的状况来看中午下午入住率很高,晚间则成为加班族过夜休息的“旅馆”。

噪音、卫生成主要问题

既然有用户入住,那必然有用户反馈意见。据了解,目前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睡眠舱的隔音效果和卫生。

共享睡眠舱的运营人员表示,针对声音比较敏感的用户,共享睡眠舱会提供一次性耳塞,同时,也有场地专员对人为噪音进行劝导,维持无人酒店的入睡环境。

至于卫生方面可以完全放心,睡眠舱旁边堆放了许多一次性用品,包括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等,这些东西是入住即可领取使用的,不另外收费。

而且当体验者结束睡眠,并按步骤解锁舱门后,结束入住后,舱内会自动开始紫外线消毒。而舱内的床垫会每周会有专人进行清理和更换。

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无人酒店前的拦路虎

通常10平米的空间,传统酒店只能开发一个房间,而无人酒店可以打造成6个太空舱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资金成本也更少,这样发展下去似乎将会对整个传统酒店,民宿、宾馆行业,造成冲击。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无人酒店”真有想象中那么好吗?”

首先,无人酒店这种为了公司白领更好的休息而诞生的酒店算不上新创意,传统胶囊旅馆诞生的初衷就是这个。在几年前,有加班文化的日本率先发明了这种胶囊旅馆,每个胶囊“盛放”一个顾客。由于他的高度节省空间及运营成本,低碳、环保形式的先进模式,被许多国家的商家及用户所接受,后来这种旅馆也成为大多低收入人群及游客的经济旅宿场所。

在国内,这种“胶囊旅馆”其实也不少。这种旅馆已经在萧山、杭州等地的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建立。不仅具备单人床、液晶电视、充电插座、wifi,还配有叫醒、淋浴间、卫生间和手工咖啡、简餐等服务。

也就是说,无人酒店从根本上说是靠“无人”和“共享”的“头衔”将胶囊旅馆包装了一遍,才被众人熟知,而整个酒店的概念之前就存在。

其次,是否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酒店也存在疑问。目前,中国人对于胶囊旅馆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以传统“胶囊旅馆”为例,已经有不少城市的“胶囊旅馆”因为用户不多宣布倒闭。而“无人酒店”显然也将面临这个问题,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工作中因为困了,就去“私人空间”补会儿觉,这对用户来说绝对算不上刚需。这样一来,“无人酒店”要用什么方法将用户这种睡眠习惯养成,也不明确。

最后,“无人酒店”现在这种“无须登记身份证、无须缴纳押金、无须退房”的模式的确很方便快捷,也算是前期发展的主要优势。但时间一长,这种不登记身份证的做法似乎就“不合规矩”了,也许会被违法分子利用。而且这种“胶囊”式房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问题,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设施出现故障,后果也不堪设想。

这些种种的“拦路虎”是无人酒店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关乎存亡的决定因素。

在目前这个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经历了无人驾驶、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那么多的新事物之后,我们或许应该对突然兴起的新事物保持一些疑问,理智客观的去看待他们。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