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渠道,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实惠的购物体验同时,信誉问题也令人担忧。假货、A货横行,一度导致奢侈品牌在选择电商渠道时,对于淘宝、京东这类第三方平台产生犹豫。
毕竟中国消费者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面对销量,奢侈品牌放下身价。为了拥抱更多的大众消费者,他们对待国内电商的态度越来越主动积极。许多电商大佬也动作频频,纷纷联系国际一线品牌以及国外奢侈品电商寻求资本合作。
京东投资奢侈品电商Farfetch
上个月下旬,京东向奢侈品电商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近 4 亿美金投资,如此规模在京东投资史上也屈指可数。财报显示,2017 年 Q1,京东净利润为 14 亿元,约 2 亿美金,近似此次投资金额的一半。
投资之后,Farfetch 仍将作为独立品牌面向消费者,双方仅在营销、物流和技术等层面合作。其网站销售超过 500 家国际知名奢侈品牌,比如 Gucci。这意味着当在 Farfetch 下单时,很可能享受到京东物流的“标准达或者京准达”服务。另外,在中国已经有实体店的 Farfetch 合作品牌可以使用包括“线上下单、店内提取和店内退货”等服务。
阿里巴巴计划收购YNP
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有意为之。在京东巨资投资奢侈品电商之后,随即传出阿里寻求与奢侈品电商Yoox Net-a-Porter合作的消息,并透露不排除采取收购的方案。
阿里巴巴作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如果真的想控股YNP是需要庞大的资金的,保守估计30%股份需8亿欧元。据传亚马逊在2015年也对Yoox Net-a-Porter表示兴趣,但是由于Yoox Net-a-Porter的母公司拒绝出售股权,这件事就此告于段落。总而言之,阿里巴巴真要进行收购到底能否成功还是未知之数。
京东、阿里作为国内的电商巨头,不约而同加码奢侈品电商,或会引领行业新动向。但纵观我国的现有的一些奢侈品电商,他们的发展一直不顺。
聚美优品市值缩水九成
当年陈欧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从月销售额不足十万元发展到上亿元的规模。2014年5月16日晚,聚美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到现在才短短三年,它一直在走下坡路。截止7月10日,聚美优品的股价报收2.02美元。这样的价格意味着聚美从市值最高时的57.8亿美元,下滑到目前的2.98亿。三多年时间,大约54亿美元市值就此蒸发。
除了管理层动荡、没有核心竞争力以外,假货风波也是导致它“失败”的重要原因。不同于一般的消费产品,假货可以说是摧毁奢侈品最大的敌人。奢侈品的价值,在于品牌所赋予的高溢价。而假货,往往是将品牌的价值剔除,完全抛弃设计者、品牌经营者的努力,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背道而驰。
虽然国内电商的优势清晰可见,像京东的仓储和物流、阿里的规模和流量,但普遍存在的信誉问题还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现阶段,他们需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作为品牌背后的力量,将市场打开,才能为自己获得一副全新的、“配得上”奢侈品品牌的外衣。不过,现在是一个双方合作的初期阶段,一加一会不会大于二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