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农业的发展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越来越火。科技型的智慧农业,能从根源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如今,很多地方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农户、园区都争先将这些科技技术引进入到自己的农地。
据了解,近年来昔阳县大力度全方位发展农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58万头,食用菌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平米,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同时智慧农业也崭露头角,山西大象集团和厚基伟业农牧科技公司合作的肉鸡养殖产业脱贫项目,投资2400万元,占地120亩,年肉鸡饲养量达330万只,实现产值990万元,利润495万元,采用“集团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入驻+贫困户分红”的经营模式,是全自动生产线饲养万只蛋鸡的高度智能化、设施化项目,也是产业化经营与脱贫致富双盈的成功范式。
巴州城镇化示范园区休闲采摘园引进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园区远程监控和生产水肥一体化管理。
新型产业初具规模。打造了美好之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安阳岭千亩名优水果示范园、北亩千亩道地中药材示范园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构筑了“园区+合作社+农户”新型产业模式。厚基伟业、四通润农菌业、金谷阳光、晋粮农业开发、德兴隆酒业等一批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种种成功的案例表明智慧农业将会是我国农业以后发展的趋势,提到智慧农业一定离不开农业大数据分析。
农业大数据的用处
从农业市场需求来看,农业大数据可以用于指导农事生产、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辅助农业决策,以此达到规避风险、增产增收、管理透明等预期目标。
从农业生产环节来看,农业大数据可以利用传感器采集气候、土壤大数据,提供农户最佳化的栽种管理决策,协助农民有效管理其农地,并让农民从每一颗种子中提取最高的价值,降低农业成本。
从来农业整体走向来看,通过分析实时环境数据,可以得到农作物当前的长势、地块信息等;通过算法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环境趋势走向,可以得到精确的未来气候走向、病虫害趋势等;通过分析环境数据整体走向,可以得到精确种植建议、管理指导。
运用农业大数据具体能为农业带来的好处
精准生产——预测市场需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农户农产品滞销,瓜果蔬菜贱卖或烂在地里的新闻,其实原因归咎于市场供需问题。同时,也会出现出现“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供小于求的情况。其实如果能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汇总起来,要想合理生产实现“供需平衡”并非难事。
比如说,今年安徽某农场葡萄产量高,在当地的市场需求量却很小。通过大数据数据采集发现山东某地葡萄的市场需求高,那么农场管理人就可以尽早联系山东地区的销货商,将葡萄售往山东地区。并且,农场主可以提前通过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消费者需求报告,进行市场分析,提前规划生产,降低生产风险,帮助农户在农事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自动化生产——农业环境监测
通过农业大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产环境进行检测从而感知农作物的生产。通过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各项指数数据,再把这些采集的数据放到本地化的或云端的数据中心,从而对农业生产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对作物种植面积、生产进度、农产品产量、天气情况,气温条件,灾害强度,土壤湿度的关联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