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创办于深圳,对于目前的市场,众创网小编认为现在几乎90%的中国人都在使用腾讯公司旗下的两大信息应用:微信和QQ。人们在这两大平台上除了发信息外,还可以购物、约会、看视频、玩游戏、订餐以及打车等。腾讯公司旗下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化腾”在中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根据“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分析数据,中国用户每天花在腾讯App上的时间为17亿小时,这一数字远超他们花在其他所有App上的时间。这项数据更是应证了小编的想法。
腾讯成功马化腾火了,但是据小编了解腾讯如此成功也离不开隐秘二号人物刘炽平的努力。
刘炽平香港人,2005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次年2月荣任腾讯公司总裁帮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7年3月被任命执行董事刘先生曾担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首席运营官。此之前刘先生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兼并与收购及管理咨询等方面有超过10年经验。
在腾讯,马化腾是高瞻远瞩的CEO,而刘炽平则负责部署公司战略以及公司的日常运营,同时他也负责回答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投资人和分析师提出的问题。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个狂热的玩家,他被很多人所尊重和喜爱。
刘炽平第一次与腾讯接触,是在2003年。当时,腾讯成立5年,而他还在高盛集团亚洲投资银行部当高管。腾讯那时大约有1000名员工,并且因QQ信息服务而小有名气。通过在QQ上卖广告和增值服务,腾讯的年营收为7.35亿元(约合1.08亿美元),后来开始慢慢接入游戏服务。
不幸的是,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使得很多早期投资人对腾讯的发展前景充满担忧。而且他们还将手中大部分的腾讯股票,卖给了南非媒体公司Naspers。后来,由刘炽平领导的高盛团队负责腾讯的首次公开募股工作。在之一过程中,刘炽平给腾讯的高管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在路演之前,腾讯就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马化腾和其他联合创人拥有计算机科学背景,但他们缺少国际经验并且需要有人来帮助搭建可持续的公司业务战略。
刘炽平将美国公司的管理标准带到了腾讯,2006年,马化腾任命刘炽平为公司总裁,并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尽管腾讯的营收实现了双倍的增长,但五位创始明白公司需要更为专业的管理者。在公司内部,他们被认为是未来的继任者。但最终,马化腾选择了刘炽平。
“事实上,大多数在硅谷的人都不认识刘炽平,”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公司Vy Capital工作、出生于中国的投资经理Sean Liu说道。“这很令人震惊,因为等同于,如果你关心Facebook你却不知道Sheryl Sandberg是谁。但在腾讯和中国科技圈,刘炽平都十分有影响力。”
确实,尽管刘炽平在美国读了大学,可以说流利的英语,也是腾讯的公众面孔,但这么多年来他成功逃避了西方媒体的关注。如今,他不能在继续隐藏下去了,因为等待他的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工作:将一个典型的中国公司带向世界。
随着微信的发展,腾讯开始尝试扮演一个全球科技领导者的角色。与苹果、亚马逊和Facebook一样,腾讯也即将入驻昂贵的新总部。马化腾主要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主持公司两星期一次的管理会议,该会议可以持续10小时甚至更长。另外,他也负责处理政府关系。
长期以来,刘炽平都在寻求合适的国际并购标的。在中国,腾讯的发展正在接近饱和。如果想要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就需要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他透露,腾讯曾在2013年时想对Snapchat进行重大的战略投资,但最终只投了很小的一部分。他拒绝透露当时想要投资的数字规模。“当时,Evan Spiegel并不确定这对公司的发展,是不是一件好事。在最后一刻,他决绝了腾讯的战略投资。”
在2014年初,腾讯有兴趣收购信息服务产品WhatsApp。这笔收购可能会震惊全球,并且可以迅速让腾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但是,在接近最后阶段的协议时,对交易非常感兴趣的马化腾不得不接受一次背部手术。这使得到硅谷与创始人Jan Koum进行谈判的行程被耽搁了。之后,Mark Zuckerberg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hatsApp,这比腾讯之前打算出的价格多出两倍多。
2016年,刘炽平又发现了投资目标。日本科技巨头软银,正在考虑出售手中握有的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股票。“当软银告诉我们他们正在寻找买家时,我们深呼了一口气,并表示会慎重的考虑,”刘炽平说道。随后,腾讯开始谈判收购这家公司,其开发了非常有名的游戏《皇室战争》。
尽管发高烧,刘炽平还是坐了10个小时的飞机达到赫尔辛基,去见Supercell的高层。在准备期间,刘炽平的尽职调查就是打《皇室战争》,而且取得了很高的分数。在芬兰时,他还赢了Supercell的员工。几番折腾后,腾讯最终成功收购了Supercell。
为了进行全球扩张,腾讯还尝试把微信引进到不同的国家。但是一些在中国很成功的服务,在国外却遇到了麻烦。比如说设计:中国用户已经对超级大的App习以为常,这些App中通常都会包含很多复杂的功能。在美国,有不同的流线型设计的App,用于预定电影票、订餐、看新闻等。
除了微信,腾讯也想把微信支付带到国外。在中国,微信支付的用户已经达到6亿人,甚至竞争对手360也在使用。该服务利用中国银行提供的低交易费用的优势,允许用户互相之间发红包。在西方,银行费用相当的高,这使得这样的小额交易不太实际。
腾讯的海外扩张,还会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Facebook和WhatsApp。这两大应用在中国之外,拥有很大的市场优势。刘炽平表示:“出海,是每个中国公司都会面临的挑战。我们试图让微信变的国际化。现实是,市场中已经存在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