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共享牌照?BAT 网易 滴滴等联手组建“信联”再度争取征信牌照
众创网2017-06-27

凭借共享单车免押金进入公众视线的征信机构们,还在忙着推出更多信用产品,却罕见地遭到监管机构猛踩刹车,在主管领导多次严厉喊话之后,这8家试点征信机构放弃了单独持牌的计划,联合了多家互联网独角兽公司,打算“抱团”成立一家个人征信机构,来申请征信牌照。

据报道,包括芝麻征信、腾讯征信、鹏元征信、前海征信等在内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滴滴、小米、开鑫金服、宜信等十几家机构,打算共同发起成立一家名叫“信联”的个人征信机构。

timg.jpg

其模式类似于今年3月由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合成立的“网联”类似。不同的是,“信联”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成立。

芝麻信用相关人士表示,“芝麻信用参与了面向互联网金融的个人征信业务平台的建设讨论,并积极支持这样的探索。”

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多家机构已签署投资意向书,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机构名称、公司章程等内容已基本明确,董事长人选也即将确定。

抱团虽然是各家“准持牌”征信试点机构的无奈之选,但更符合监管的意图,自今年年初以来,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就多次炮轰当前准持牌征信试点机构的乱象,用“三个没想到”直接表达了对这8家试点机构的不满。

这包括:第一,每一家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第二,这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或者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

第三,这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的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对此,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2月,万存知撰写的《征信体系的共性与个性》援引世界银行的研究结论称,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征信机构,是由某一个金融机构或某一个企业集团单独发起成立的。

timg (2).jpg

4月21日,万存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称“假如你是独立自然人、独立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控股公司,想独资办个人征信机构,我们说不行,在什么情况下行呢?假如说很多人联合起来,有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机构联合起来,共同申办一个行不行?我们说这可以。”

万存知类似的讲话还有很多,主旨只有一个——在座的各位,都不够好。这一系列讲话,也基本是否定了之前“8家机构,各自试点”的发牌思路。在当时的思路之下,牌照成了一种极其稀缺的垄断资源,如今,一张牌照,多家机构参与,使其变成了一种公共资源,反而有利于信息共享,也有利于征信机构保持独立性。

不过,此前一位接受36氪采访的8家试点机构之一的总经理针对央行征信局对“独立性”的定义表达了不认同,其认为,股权分散并不等于独立性,即使股权非常分散,仍然可能做不到独立性。对独立性行为本质的监管,其实是大于对股权分散门槛的要求。也就是说,不要把独立性与股权分散这类的问题本末倒置。

“我们已经实现了主体独立,财务独立,资产独立,经营独立,人员独立,办公场所独立,系统独立,”这位“一把手”一口气说了7个独立。不过,十几天后,企业的胳膊拗不过监管的大腿,8张牌照变一张牌照,恐怕将成为现实。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