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点防备!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共享单车时,支付宝微博放出大消息:4月29日起,支付宝扫一扫就能骑共享单车,首批支持的有6家单车共600万辆,覆盖50城。
更厉害的是,根据支付宝APP应用上显示,有些共享单车已经免押金!
支付宝发福利,很多用户高兴,但也搅动了共享单车领域一池春水。有人说,阿里意图统一共享单车江湖;也有人说,支付宝与微信的角力升级。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信号:无现金社会。
支付宝微博消息提到:我们额外为ofo、永安行、小蓝、优拜、funbike的支付宝扫码解锁用户多加了一份保险,这也是我们为了感谢大家参与无现金社会建设送出的一点小心意。
支付宝在这里的一点小心意,折射了现今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变化: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7.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增长率为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随着移动支付的全速冲刺,中国已经一只脚踏上“无现金社会”的门槛。
以联合国环境署、蚂蚁金服作为理事,成员包括ofo、家乐福乃至黄焖鸡米饭等多家企业在内的无现金联盟近日成立。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未来蚂蚁金服将每年投入不少于30亿元优先支持无现金联盟商家,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
移动支付风生水起
微信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让不少人第一次接触到移动支付,但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快速推进却不仅仅因为红包。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移动支付风生水起的原因。
所谓“天时”,是全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趋势。韩国政府计划2020年让硬币从流通渠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
所谓“人和”,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截至2016年12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了550万人。截至2014年6月份,手机就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巨大的手机网民体量不仅意味着能力的具备,也意味着移动支付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更重要的是“地利”。孟添表示:“非银行支付机构的‘鲇鱼效应’使得中国在无现金支付领域拥有了活跃的市场主体,这大大加快了相关技术更迭与无现金化的速度。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2010年以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在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大,通过7年的发展,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精准与信用的“明天”
“无现金”累计下来的海量数据是一笔财富。“家乐福过去都是购买完成后送给消费者纸质优惠券,谁来都是这几张,但很多优惠券还没出门就被扔进了垃圾箱。移动支付的普及,让我们能够对用户画像,你还没来就知道你需要什么,可以只发给你一张电子优惠券,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在余莹看来,包括线下场景内电子会员卡的使用和大数据服务能力的加强,才是“无现金”的真正未来。